联系人:廖经理
邮 箱:[email protected]
电 话:18477172383
地 址:广西桂林市西城大道128-12号
白蚁对大坝安全危害极大,造成大坝破洞、掉窝、背水面渗漏、管涌等险情。如不及时预防和处理,将会造成溃坝、溃堤等重大安全事故。如果及时预防和处理得当,事故是可以防患于未然的,事故是可以消灭在萌芽状态的。
1 堤坝白蚁危害的形成
堤坝白蚁活动分为黑翅土白蚁和黄翅大白蚁。白蚁一旦企业进入研究坝体后,在正常蓄水位通过以上的坝体内营巢,随着巢龄的延长,白蚁种类不断提高繁殖,个体发展不断学习增加、巢腔逐渐扩大和日益增多,主巢直径一般可达1~1.2 m,副巢多达10 个以上。白蚁的生活成本习性是迎水坡面取水,在背水坡面取食并在坝体内可以形成具有多条经济纵横交错的蚁道,蚁道直径2 cm左右,当迎水面设计水位超正常蓄水位时,水流就沿蚁道从背水面信息流出,形成管涌通道,随着不同水位的增高,水压力水平不断变化增大,坝体泥土被水流带出,蚁道直径只有不断努力扩大,水流速度不断持续增大,如不需要及时发现采取有效整治工作措施就会使社会堤坝溃决,酿成灾毁人亡的重大国家安全生产事故。涟源市白马水库1986 年7 月6 日,就遇到一些上述数据安全风险隐患,白马水库影响正常蓄水位178 m,当天蓄水位没有达到178.31 m,该水库的思乐副坝自左坝端向坝中18 m 处,坝外坡出现了多处管涌,渗漏量12 L/s,当即决定采取政府加大泄洪以及流量的措施,当水位已经降至177.0 m 高程,管涌消失,后采取开排水沟和灌浆等工程管理措施方面进行综合整治,效果也是不太了解理想,坝坡仍有散浸。
2 开展白蚁普查工作
市委、市政府、各级水利部门领导历来高度重视堤坝白蚁防治工作,先后进行了三次综合调查,一是1980年代水利部门于1985年举办堤坝白蚁防治班。 市水利局拨出3万元进行白蚁普查,并分5组专人带队,历时近一个月,对全市120余座中小重点水库进行了普查。 调查结果表明,共有84座白蚁水库大坝。 其次,1990年代,1996年至1997年又进行了一次类似的普查。普查发现,该市710座水库中426座有白蚁。 在全市举办了为期一周的中小(I)水库领导培训班。 白蚁的控制是课程的主要部分。 一是现场实施白蚁开挖操作规程。 挖掘了两个白蚁巢穴,邀请了白蚁专家做专题讲座,市长和市水利局局长在会上发言,强调了白蚁调查和预防的重要性和意义,要求一旦发现堤坝白蚁,不惜一切代价进行清理,引起了党委的高度重视。 市各级政府、水利部门、市各县、市水利局会同市中、重点小(一)水库管理部门对堤坝进行白蚁防治。 第三,20世纪以后,从2005年至今,各级党政机关高度重视水库除险加固工作,勘察设计部门现场对全市710座水库的堤坝进行了安全鉴定,并对堤坝内白蚁进行了普查。 检查发现,215座水库坝体存在白蚁,白蚁防治工作纳入水库坝体风险控制,并投入专项资金进行防治。 对30余座白蚁水库大坝进行了开挖和治理,在除险加固处理中,采用开挖+喷灭蚁的控制方法,治理了白蚁危害。